夏末初秋,沿著新建成的都安高速公路延綿而上,滿山蓊郁蔭翳的樹木與湛藍遼闊的天空構成了一幅山水畫,在縱橫交錯的坦途上,每一處車輪印,都印刻著貴州交通人篳路藍縷的奮斗足跡。
今年6月28日,國家級高速——都香高速(都勻至香格里拉國家高速G7611)首段都安高速(都勻至安順)全線正式通車運營。至此,貴州高速集團(以下簡稱“高速集團”)運營高速公路里程再創新高,達4130公里!
都安高速公路惠水路段(劉葉琳 攝)
憑借全長約276公里,概算總投資約430億元的體量,都安高速——這條貴州高速公路建設史上投資規模最大單體工程,正嘗試實踐著一套全新的養護模式,通過引入集團內部企業恒創公司以“內循環”的方式,加入集團營運路段日常養護業務范疇,一改傳統模式將養護工程進行外包的“定律”,朝著周期性降本增效的目標,圍繞主業協同聯動發展,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質量可控。
創新管養模式迫在眉睫
養護管理逐漸成為高速公路發展新的戰略重點
回眸“十三五”,貴州高速公路發展在不經意間悄悄發生轉變,養護管理逐漸成為高速公路發展新的戰略重點?v觀全省,正朝著從“建設為主,養護為輔”,向“建養并重”甚至“養護為主,建設為輔”的方向發展,才足以成就了”車在路上行,路在景中延,人在畫中游”的美好體驗。而這,也正是貴州持續發力管好、養好、護好公路的意義所在。
“如何養好路、護好路是我們的職責。在全省已建成的7600多公里高速公路中,高速集團運營的里程占據了半壁江山!睆脑摷瘓F營運事業部總經理凌海峰的話語里不難發現,作為省內交通行業融投建的中堅力量,高速集團就如何下好“養護管理轉型提質”這步棋十分重視且迫在眉睫。
現如今,高速集團已發展為全省重點公路及其他交通基礎設施的資本運營平臺和建設經營管理主體。此次,創新養護模式在都安高速公路上的試點實施,僅僅只是個開始,其推廣價值更值得期待。從長遠來看,這將是一次現有資金和人員整合,使其效益最大化的生動實踐,更有利于建立健全養護作業流程化、標準化,開啟了集團在“后高速時代”下結合營運事業養護改革來拓展全產業鏈戰略的探索。
貴安高速日常養護工作
這場探索注定是頗具意義的。
“過去高速公路建設任務繁重,養護管理容易被忽視。但道路養護是非常關鍵的工作,是道路營運的核心,平時要進行日常的管理養護,不能等公路的使用年限到期后再大修大補。因此,對于運營管理來說,養護成本是很大的一筆開銷!绷韬7逄寡,現在很大的問題是如何把養護成本控制下來,實現提質降本增效。
長期以來,高速公路傳統的運營是管養分離的。日常養護、小修保養按照省交通運輸廳核定的養護費用標準外包給養護單位,路況巡查、橋隧經常性檢查、現場養護工程管理等由營運事業部基層橋隧站組織實施!拔ㄓ懈矣诖蚱,才能開新局!绷韬7逶捳Z堅定,我們想把日常監管的一些職責和我們原來養護的職責進行合并。通過這樣的合并,實現養護成本降下來。
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高速集團對創新養護模式進行了可行性分析,把“想”變成了“做”。將都安高速2021年—2025年期間將日常養護、小修保養與路況巡查、橋隧經常檢查工作等交由集團控股企業“貴陽市城市發展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貴州恒創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創公司”)”實施,日常養護、小修保養簽定工程委托合同,合同形式按照每年度進行簽訂。
這一舉措的背后,意味著降低了集團內部企業資金壓力,新模式下橋隧站、養護站的一體設置,總體上簡化了管理層級和管理流程,降低了資源配置及運行成本。用凌海峰的話來說,“背手的人”變成了“干活的人”。
“以前,監管是運營中心負責,養護是外包公司做,無疑增加了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創新之后,把養護承包給子公司——恒創,把監管職責融入養護職責里面,監管的人既是養護的人,組合發揮效益!睘榇,他打了個比方,以前監管和養護都需要巡查,需要2輛車出去,現在只需要1輛車就能搞定,發現問題即刻處理解決,省去了任何一個養護事項都要報單、審核、再下單的煩瑣環節。
都安高速日常養護工作
創新養護模式之后,優勢顯而易見,讓提質、降本、增效真正地擲地有聲——從成本管控來看:通過日常養護和橋隧工作任務合并,及養護站與橋隧站管理合并,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預計5年期綜合降低成本815萬元,較傳統模式節約資金投入10.3%;從效益增收來看:集團內部企業圍繞主業協同聯動發展,通過承接以上工作,恒創公司年產值預計可增收1100萬元,而傳統模式無法實現增效目標。
人盡其用筑坦途
養路護路這篇文章大有可為
毛健,都安高速大龍養護站的一名主辦。來到新的工作崗位才2個月,對于每天的日常工作已經開始熟練!肮ぷ髀氊煆谋O管延伸到養護后,要說最大的收獲一定是,動手能力更強了,個人的成長更快了!
原先只是高速集團都勻中心貴新橋隧站一名普通工作人員的他,工作按部就班,調動不起積極性。在“都安高速公路養護工程各行試點實施方案”下發之后,他便主動申請從橋隧站來到養護站,讓自己跑起來。
9月10日,主辦毛健在都安高速段蓮花山隧道、云霧一號隧道進行徒步檢查,經巡查發現,原施工單位在路段上遺留垃圾未進行處理。他坦言:“現在在路上跑多了,以前我們都不用自己親自干的,現在業務性更強,個人也比以前更有主動性!
毛健工作照
對于這個選擇,毛健覺得是“賺到了”。接受記者采訪時,毛健表示,來到恒創之后,個人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在巡路過程中一旦發現情況,可以第一時間開展養護處理程序,節省了大量時間,做到即檢即管即養。
窺斑見豹,對于高速集團來說,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的環境下,有效的規劃資源,推進養護管理從被動性到預防性的轉型升級,大大解決了當前養護資金投入較低,養護人員技能亟待提高,機械設備配置不足的問題。
“如今養護站距離家近,僅15公里,對于我們這種常年在路上工作的人,很是欣慰。而且,每天上路巡查2次,長度100公里,工作內容比以前更為充實,實踐性更強,更加具有主動性!泵⌒χf。
和毛健一樣,楊榮興也是主動申請從營運中心調往養護站的一員。今年7月以前,楊榮興在營運中心主要從事管理方面工作,盡管2018年畢業至今,工作才3年多,但他感覺工作似乎到了一個瓶頸期,晉升機會望眼欲穿,他急需找到一個突破口。
作為一名90后,楊榮興更看重個人的成長空間!岸及哺咚俟佛B護工程各行試點實施方案”下發后,楊榮興看到了這次公司改革發展的機遇。
楊榮興在工作中
經過申請,楊榮興來到恒創公司都安高速養護工程項目,主要負責合同、計價等方面的內容,短短2個月實踐,楊榮興的工作得到養護站以及恒創公司的肯定,晉升為項目計合部副部長。
人盡其用,讓員工更具自主性、積極性,讓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這也是高速集團在創新養護模式中的一次率先嘗試。在凌海峰看來,集團已經下派了第一波人員去到養護站工作,從營運事業部去養護公司的人,工作內容增加,身份從監管變成了自管,而養護單位從被監管的身份變成了自管,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這一嘗試,讓內部企業實施可確保工作響應及時,工程質量可控,更有利于建立健全養護作業流程化、標準化。更大的意義在于,從企業發展來看,恒創公司從營運事業部吸納轉崗橋隧技術人員至少15人,實現營運事業部人員分流,既調動員工積極性,培育養護施工技術基層隊伍,也為集團公司圍繞主業發展全產業鏈起到先行先試作用。
路好,一好百好
企業“內循環”推動養護工程高質量發展
如果說“要想富,先修路”是人們對發展和出行的迫切需求,那么“管長遠,重養護”就是公路持續發力的深遠共識。
在深度參與貴州交通建設過程中,高速集團把“投資建設”與“營運管理”兩大核心業務并重,加大產業板塊及鏈條的整合力度,以公路資產核心資源為主線,向產業鏈上下游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業務拓展整體設計和實施,實現建設、投資及經營管理一體化發展。
都安高速公路云霧大橋(劉葉琳 攝)
“恒創公司以前做的環城高速的養護,但環高與高速不同,環高車流量大,其管理模式也是歸屬城發集團和恒創公司,模式稍有不同。進入都安高速這個項目后,集團給我們下屬企業打開了業務板塊的“新大門”,未來的效益很值得期待,我們要完全適應集團營運管理的新模式,新挑戰!辟F州恒創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總工瞿智超激動地說,這對于我們不斷壯大,進軍更大的養護市場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目前,恒創公司負責都安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業務成立的項目部設置于大龍收費站,下設王司、大龍、鎮寧東養護站分段對路段進行養護,具體可劃分為“道路保潔(日常養護)”、“橋隧經常性檢查”、“抗凝保通及應急搶險工程”、“專項工程”等四大板塊。
目前,日常保潔工作合同已經完成,橋隧經常性檢查及日常管理合同尚在商議當中。在新模式下,橋隧站、養護站一體設置,具體的運行機制、制度與管理辦法雙方(恒創和高速集團)在運行過程中正不斷優化調整。
養,就要放眼長遠、講求品質,不僅要在看得見的地方“做文章”,更要在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诙及哺咚俟佛B護工程的智慧養護方案,恒創公司擬通過智慧頭盔、改裝巡檢車、施工遠程監控系統、圖像識別等監測設備和科技手段實現智慧養護管控平臺的搭建,目前相關項目尚在接洽當中。
下一步,恒創公司擬通過引入先進的施工設備、立項科研項目、與集團內兄弟單位進行科研項目合作等方式,利用自有資金和科研經費對現有養護方式對各子項目進行研發,逐各子項目循序漸進的推動智能化、信息化、機械化改造,最終達到降低人耗,實現智慧養護,提高工作安全性及可靠性的目標。
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記者:劉力維 陳玲
編輯:潘先陽
初審:范靜
終審:陳煒